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知识问答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时间:2024-07-06 20:06:19来源:肆参拓扑网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句话中归纳出来的两个成语,意思是:“飞鸟被射光再好的弓箭也要被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着吃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能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它不仅出现于《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而且还出现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只是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语句略有差别,但意思一样。

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春秋末期,吴越两国开战,吴国击败了越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十年,在这十年中,他与农共耕,与民同乐,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礼贤下士,厚遇宾客,赈贫吊死,终于使国富而兵强,在范蠡与大夫种的辅佐下,灭掉了吴国,称霸诸侯。但范蠡深知越王句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欢乐,于是便离开了越国。离开越国范蠡到了齐国,他派人给大夫种送去一封信,信中他奉劝大夫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大夫种收到了他的书信,但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就被越王句践逼得自杀了。范蠡后来隐居齐国陶地,经营商业,成为天下首富,被人称之为“陶朱公”。今天山东肥城县有一座山叫陶山,山下有范蠡墓,因此许多人认为肥城就是陶地。后来道教更是把范蠡奉为神仙,与赵公明、关公并列成为三大财神。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解释: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出处: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典 故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 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其实汉朝的韩信也是个很好的例子,韩信为刘邦打天下,天下定,韩信为吕后所害,罪名是谋反,至于这个罪名有很多争论,有人说是真的想谋反被吕后识破。持否定态度的只有一个理由:韩信要反,刘邦挡不住。后人有诗曰:蒯通言哪里是疯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蒯通,韩信手下忠士,曾劝韩信反,韩不从)。

这句话有三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可悲

鸟尽弓藏,我的理解是不要以为你的后台为你摊开保护、你有后台就觉得很厉害,死劲得罪人,一旦损毁了你后台的利益,你后台不帮你就相当于你的后台把手收了起来,你就成为一个在老虎面前手无寸铁的人。

意思: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

出自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