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肆参拓扑网 > 宝宝起名 > 宝宝取名 音韵起名方法漫谈

宝宝取名 音韵起名方法漫谈

时间:2024-11-21 20:52:09来源:肆参拓扑网

根据汉字独有抑扬顿挫,让名字具有音乐美感,如同金声玉振一般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味。

姓名的音乐美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语义上的音乐美,即词语描绘具有音乐性。

如钟长鸣、杜金丸、杨丁玲、刘水生、何秋夫、罗振玉、山泉声、罗馨玉、李鸣笛、林风琴、李海鸣、驻淙、丁声树、周鸣凤、金剑啸、管松涛、杨鹤唤等。

二是形式上的音乐美,即语音控骼、琅琅上口,读起来抑扬顿挫,轻松舒畅,如弹琴鼓瑟,令人赏心悦目。

丁文昌,声调为一二一,高、中、高,响亮又富有变化,并且具有回环的音节美。再如王力生,二四一,中。低、高;王克勤:二四二,中、高、中。石宝源:二三二,中、低、中。刘志丹:二四一,中、低、高。张骏样:一四。,高、低、中。李惠明:三—二。,低、低、中。陈树湘:二四一,中、低、高。张孝样:一四二,高、低、中。白居易:二一四,中、高、低。还可以举出一些,如吉兆明、王高翔、何雄飞等等。

这些姓名在语音上的共同点是:A、相邻的两个汉字声调各不相同,即声调在连线上是一条变化曲线,就像乐谱的音符一样不断地回环变化,“起名似文喜不平”,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姓名富有跳跃性、充满动感。B、相邻的两个汉字间音高的档次大都不同,从而造成声音的轻重变化,抑扬顿挫。C、大多数姓名的中间字取弱势音,最后一个汉字取较响亮的语音,这样的仅音节美,而且所使用的汉字,从语音到语义都似金声玉振之美,具有强烈的乐感。

如:宋美龄:四三二,低、低、高,宋,说它谐英文单词 SONG吧(即:歌曲)当然是牵强之说,但此名的乐感效果确如振铃唱歌一般清脆美好。

林漱泉:—四二,静美的林子里飞出一股清泉,涤荡着山石,滋润着草木,泉声叮略,引人驻足。

杨海声:—三一,杨树一片茫茫,大风过处,掀起海涛般的浪潮和滚雷似的声响,煞是壮观。

金玉鸣:一四二,金声清脆,玉声悠扬,金玉合鸣、,荡人胸脾。珠联壁合,可见一斑。 秦歌洪:二一二,陕北甘肃一带的民歌,声音高亢、洪亮,歌词朴实,吐露真情,毫不做作,感人至深。

姓名小史

姓名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里就曾记载了鲁桓公这位初为人父的兴奋爸爸在太子出生时和大臣讨论怎么给儿子起名字的故事。

到了汉代,流行单字起名,甚至一度有法律规定起双字名违法,所以汉代到三国时期的人物,很少有双字以上的人名。刘邦项羽韩信张良萧何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是清一色的单字名。(诸葛亮司马懿也是单字,因为他们是复姓。)

就像我们现在的“伟”、“强”一样,每个朝代也都有流行的常用字。南北朝时期最流行的是“之”和“僧”,当时名字里带“之”的人多到什么程度呢,王羲之一家三代几乎人人带“之”。当时的显赫家族,琅琊颜氏、范阳祖氏、东海徐氏、山东孔氏、河间褚氏、陈留阮氏、南阳范氏和王羲之他们家一样全家批量起名带“之”。

如果你曾经奇怪王羲之的儿子们为什么中间的字不同,那是因为在宋朝以前,还没有形成按“字辈取名”的文化。所以在宋朝以前兄弟们姓名的中间字基本都不会相同,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诛杀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除了姓之外并没有相同的字。直到宋朝,才出现按“字辈取名”现象。比如王安石、王安国兄弟,张居正、张居敬兄弟,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元朝时人分四等十级,规定普通百姓甚至富人都不准有自己的名字。如要起名,只能按父母的年龄合计或者本人的排行起名。比如出生时父亲二十岁,母亲十八岁,名字就叫三八。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父亲叫朱五四,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三哥叫朱重七。

后来朱元璋造反称帝,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这名字因是自己干革命打下来的,所以他尤为珍惜,就捎着把子孙后代所有人的名字都规定好了六分之五:首先姓朱,其次辈分要在二十个字里进行循环,第三个字必须以“火、土、金、水、木”循环做偏旁。后来因为这类字数量有限很快被用完,只好大量造字,所以有人戏称朱元璋为中国化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 历史
免责声明:文章数据由网友投稿或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2020-2024 肆参拓扑网 (www.43tp.com)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2010180号-11